|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乒乓球从38毫米到40毫米的改革应该算比较成功了吧。这回40+的改革就有些太乱了!
我在的单位是胜利油田,2015年的4月胜利油田管理局比赛用的是许绍发40+塑料球。
比赛前只有短时间的适应,感觉和40的红双喜、双鱼的赛璐璐差异挺大的。比赛完后球迷
们就都用许绍发40+塑料球打球了,因为觉得国际上好像也都是说的用塑料球。这今年4月
份胜利油田管理局比赛前几天又说用双鱼的40+尿酸纤维素的球比赛,大家打起球来感觉差
异又非常大。打了这么多年球了,好多打法风格已经固定,这连续的变更,好多武功都给废
了。以前40毫米赛璐璐的球,摩擦感很好,一些不到位的球,靠手感摩擦也可以把球调整过
去,摆短、控制落点等等细微的感觉很微妙的,而新球把这些东西都弄没了。尤其是40+尿
酸纤维素的球,明显感觉弹力差、落台后不大向前走,摩擦不住球,等等。
说赛璐璐不环保,用新材料替代,但是作为这么精确的运动,球的弹性、表面摩擦度、
重量(40+尿酸纤维素的球比许绍发40+塑料球轻了2克)、空气动力性(40+尿酸纤维素的
球明显觉得打起来有些飘)等等这些是不是应该有较明确的参数规定呢?
中国人球打的好,净叫外国人来瞎改规则,美其名曰增加观赏性,难道把乒乓球改的和
足球篮球那么大,就有足球篮球那么多观众了!乒乓球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运动员本身
在运动当中的细微感受,这是其他运动所没有的。如果真心想发展这项运动,应该从普及的
角度增加爱好者的角度出发。这些年在单位的感受是打乒乓球的年轻人很少,真正爱好的更
是少之又少。十几二十年了,水平超上来的年轻人几乎没有,打得好的还是原来那些人,一
个个都四十多快五十了。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么,请多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