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网

 
查看: 1298|回复: 1

从“溶胀效应”说开去:套胶灌油的原理、不同手法及其他注意点

[复制链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23-8-24 19: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器材筛选
版权申明: 转载 
分类: 器材常识 心得分享 
类型: 胶水 膨胀油 
拍柄:  
胶皮: 反胶 
材质:  
胶面:  
海绵: 国产海绵 日本海绵 德国海绵 
打法: 弧圈结合快攻 快攻结合弧圈 
品牌:  
价格: 99以内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溶胀效应”说开去:套胶灌油的原理、不同手法及其他注意点

不灌油的狂飚3不是真正的狂飚3。

作为国民级别的乒乓球拍套胶,灌油成为每个入手狂飙套胶的球友必修课。那么究竟灌油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合理灌油来达到优化套胶性能的目的?这一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乒乓球,乒乓球器材,乒乓球器材常识,胶水,膨胀油
所谓灌油,就是膨胀油中的有机溶剂小分子“溶入”到海绵之内,然后发生“膨胀”反应。最终使得海绵变软变弹,从而达到更好的裹球感和底劲感。

一、灌油的化学原理:橡胶的“溶胀效应”
首先,本质上,套胶的胶面、海绵以及无机胶水都属于橡胶的范畴。胶面和海绵属于硫化橡胶,硫化之后会形成空间立体结构的橡胶。其中,套胶海绵是海绵状结构的硫化橡胶。无机胶水则里面主要成分是水和天然乳胶。所以,这三者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橡胶。

其次,膨胀油本质上属于有机溶剂。根据有机化学知识,有机溶剂可以亲和高分子有机物。对于硫化橡胶而言,由于化学交联使得橡胶大分子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故仅能吸收溶剂逐渐胀大并达到平衡值(最大溶胀)。这种现象就称为橡胶的“溶胀效应”。溶胀之后,橡胶的体积可达之前的数倍,并且伴随着机械强度的损失。

二、灌油过程中的“溶胀效应”
回到我们的灌油环节中。第一遍刷油之后,有机溶剂渗透进海绵之中,在溶胀效应下,海绵内的交联结构逐渐胀开,也就是我们说的套胶“变卷”。第二遍刷油时,有机溶剂渗入的压力和海绵的交联结构的弹性收缩力会逐渐相等,达到溶胀平衡,最极限的就是“鱿鱼卷”。有些灌油太猛,还要刷第三遍、第四遍,这样有机溶剂渗入压力过强过快,让海绵交联结构失去了收缩力,那就会遇到“灌塌了”的情况。这也可以解释为啥不能对蛋糕海绵进行灌油,因为蛋糕海绵内部交联结构已经充分膨胀,再灌油就会失去收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1 
发表于 2023-9-8 13: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值得学习。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