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40+新材料的运用,球的弹性和旋转减弱,打起来感觉比较沉,使得比赛格局出现重大改变,运动员与球台距离发生变化,远台选手靠近了,近台选手远离了一点,整体来说趋于中台,因为相对来说,近台发力不足,快不起来了,却也到不了远台,远台旋转减弱,而且更吃力,中台发力球还能占个快和省力,近台控制加中台发力打法将成为趋势。另外远台对拉因为时间充分,正反转换速度慢点,还原慢点,还能来得及,目前要求近台、中台转换、还原,动作不合理,就来不及了。。。以后正手应用比例将提高,正反手转换速度显得很重要,要想正反手转换流畅,还原迅速,必需动作规范,发力合理流畅,重点是腰部要柔软,动作不能僵硬,腰部越软,动作将更规范,越不容易受伤,速度更快,还原更快。其实很多专业运动员动作是有问题的,只是被其他优势所掩盖,比如移动快能掩盖正反手转换慢的问题,本身力量大,能掩盖因动作原因发力不顺畅的问题,速度快能掩盖力量不足的问题,反手强能掩盖正手能力不足的问题等等。以后估计球不会再大了,否则近台没法打了,远台更差,只能更趋于中台对峙,那将失去观赏性。
这次乒联总决赛的成绩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刘诗雯和陈梦动作都有问题,刘诗雯用胳膊偏多,陈梦腰板太硬,近台转正手太弱,但陈梦好在中台力量大,他聪明的退了一步,所以赢了小枣,刘诗雯力量小,只能打近台,如果不改,前景堪忧。朱雨玲动作规范,奈何打球保守,反手力量差点,进攻性不足,太依赖近台,输给李娇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和接反手位发球不过关。丁宁打球后仰,近台略显吃力,但中台发力好,发球有优势,最近加强了正手进攻,虽然动作整体比小朱差点,但赢得了比赛。如果以后小朱加强反手接发和进攻能力,那丁宁不是对手,如果丁宁动作以后变的更规范,那小朱将屈就。张继科打马龙,张继科正手动作很有问题,僵硬,加上体力不在,这次他很聪明的采取摆短战术,想避免陷入马龙的节奏,效果很好,后来马龙果断变不转球,侧身正手进攻,张继科便回天乏力。马龙反手撅屁股,击球身体前倾的太厉害,还原和力量都差点,反手转正手速度快,所以马龙喜欢侧身正手攻,有时候甚至盲目的习惯性的侧身。可以说马龙更接近直拍打法,近台控制后,反手相持很好几板后,马上上正手,如果能控制住节奏,那就能赢,如果控制不了,那就输球输很难看。现在打马龙如果先拧拉,就会失去重心和还原,马龙就能接管比赛,如果先摆短到马龙正手,利用马龙反手弱,正手转反手慢的特点,第二板变线拧拉到偏马龙反手,马龙基本就会输球,好多比赛都印证了这一点。但马龙的特点适合现在的趋势,可以说40+造就了马龙。相对来说,小胖动作最为规范,反手强悍,反手直接上手,掩盖了他近台的不足,正手也不差,但正手还有待加强,打法过多用反手,中近台正手防御偏多,远台能力超强,但40+时代,远台比例减少。小胖主要是现在还没明确认识到对马龙的合理打法,如果小胖加强正手进攻比例,用打许昕的方法打马龙,调右压左,将赢马龙在反手的优势上。
乒乓运动员讲究的是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没有明显漏洞,目前40+的情况,特长突出这一点将被埋没,谁都不可能在某项上太突出,否则基本就代表有明显的漏洞。。。技术必须全面,正反手均匀,远近台均匀。看下一代乒乓选手,动作整体比上一代规范许多,以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今天斗胆根据本人粗鄙的认识,对国手和国球进行一番分析,见笑了,拍砖请轻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 龙哥危险了。下一篇: 丁宁的下蹲砍式发球为她带来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