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说起我打乒乓球的历史,借用著名小品演员的话来说就是:“好家伙,那时间真的——不是一般的长,而是非常的长”——足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这话说开了,连自个儿也不知道是该自豪呢还是该惭愧——有了这么长的年头,也没有在乒乓球上混出个名堂来,你说可气可叹不? 唉,也没理由怨我不成才。想当年,在读小学的时候,全校就也一张木头球桌,每到下课的十分钟,上百人都涌向球桌,排队打入关,你第一分赢了,可以打第二分,输了就走人;第二分又赢了,就做王了!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当上了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乒乒球野路子课间大王的。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乒乒网》可以很规范的教大家打球,但是能当上课间大王的也是不简单的同学了,起码要有一套自己不失误、指望别人丢分的功夫。于是,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四平八稳、不求失误的打球风格,那个什么发力进攻呀、主动上手呀,等等的连想也没有多少时间想过。 七十年代中期,到了农村劳动,又考上学校读书,近十年没有摸过球拍。 八十年代分配工作后,单位有露天球台,于是,我又开始打球了。当时,大家水平不高,我也就延续着高中时期打球的神话,算是单位高手——就凭左推右攻中的“左推”一招,足可以让别的同事臣服。其实呢,我的正手差着呢,不方便拿出来过招。 一晃十年。九十年代初,我来到了深圳,当时的工作压力和节奏根本无暇拿起球拍。直到1998年,单位的一个会打乒乓球的女同事向领导汇报说,单位工会的女乒乓球队在总部打输了,对不起领导。但总部刚招聘了一个省队退役的才赢的。 当时,我插了一句话:“唉,你们要比赛,也不让我试试手、把把关看你们哪里不行?” 对方一听,吃惊地问我:“你也会打乒乓球?” 我当时夸下海口说:“我的推挡水平介乎于专业与业余的元帅尾大将头之间,你要是能过我的反手推挡这关,你就有戏!” 她连连说:“是吧?是吧?是吧?那我们比试、比试?” 我说:“好啊!我可以放弃发球,不用正手,只用反手就跟你过招。”其实,我的正手根本就拿不出来给别人看,哈哈哈! 后来,果真如此,我跟她打了七局21分制的,每一局她都没有从我手中取得10分以上,而且,我真的没有用发球权,没用正手,甚至连步法移动都很少,就把她打扒下了。 后来,她成了我的义务宣传员,一个劲的拉我比赛。但问题来了——不用正手也不是个事啊,于是,同事们都要求我的正手要补补课,我想想也是,便开始练正手推挡接球,但是就是发不上力。而这点毛病好像不影响我跟别人过招,2000年,我的球艺有了提升,当时深圳两家俱乐部中的四个教练被我的一轮快攻打了下来,其中的一个很生气地把球拍的胶皮撕了。 2001年我开始进入文学创作阶段,一写就是十余年,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用,每月以十万字的速度在电脑上写作,就把球拍丢在一旁了,算起来15年没有打球了!这期间,身体上的毛病出来了:先是颈椎病——偶尔天旋地转,后来是痛风——有时卧床不起。我想,这下完了,不能行走是最痛苦的! 2015年6月中旬,我路过深圳洪湖公园,看到公园球场几个老人打球,其中一人神目跟我对视,问道:“是要打球吗?” 我随口说:“想寻找球友。” 他说:“这就对了,你看旁边那位听说曾经当过教练,现在80岁了,天天在这里。你来试试。” 于是,我拿起了他递给我的球拍,跟他打了一会儿。说实话,因为十几年没有摸过球了,玩起球来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他并不介意。后来,俩人停下来休息聊天,知道他姓宋,是近省副厅级退休干部,俩人分别用百度介绍了各自的身份,从此便神交了。 他打球像他的性格,横板大开大合两面攻,刚开始的一个月,他只要使出五分力,就能打赢我,后来,他对我说:“有个乒乓网你可以看看。”于是,我于7月21日注册了乒乓网,看了不少专家的文章,受益匪浅。我在想啊,要是我们年幼时有这等条件,能学习这些知识,何愁要等到现在临老学吹箫呢? 当然,现在学习也不迟,上了年龄更应该注意动作的科学性,否则很容易受伤。最让我受益的应该是乒乓操,从网上下载后,我每天早上练两套,练了一个月后居然身轻如燕、左右跳跃自如。就在这时,当初能轻而易举战胜我的老宋同志却再也无把握赢我了! 我刚恢复练习打球时是一个星期打一次,中间几天都累得不行。后来一个星期练两次,而现在是一个星期练五次。这时,最让我烦恼的还是正手攻球发力问题。我从网上看了很多文章,又学习了曹燕华、王楠、牛剑锋、马龙、蒋澎龙、瓦尔德内尔等人那悠然的正手蹬转动作视频,从王楠和马龙的动作中,我突然想到早年在农村笼谷推磨时那右手推出、左手接回,而脚下也有一个重心相互转换的环节,才能保持推磨的持续性,也就这样练了一个月,哎耶,球友说的正手攻爽歪歪的感觉出来了!真的应该祝贺——我这个有五十年球龄老顽童,终于找到正手发力的门路了!哈哈哈,不怕你笑话! 我这笼谷推磨的动作,不知道湿父和袁义兴教练怎么看,我是不是摸到了正手发力的门道? 有个网友说:“湿父打的那个可爱的比方,说是就象小偷弯腰提包逃跑,让我恍然大悟。多么形象!多么通俗易懂!” 哈哈哈!我算听明白了!我很赞赏湿父说的:进攻时就像小偷提包一样提腹凝神然后弯弓射箭般发力击打。对于小偷,我除了对这行当比较有异议、不看好之外,对他们的精神却是肯定的。其实,小偷作案后害怕被抓,就是他们仍然对法律和社会道义心存敬畏的反映,而“心存敬畏”不就是当下要弘扬的精神吗?你看,大权在握的公权者要是心存敬畏的话,就能一生平安免了进局子之忧;要是平民百姓都心存敬畏了,那中国梦就实现了!当然了,打球者心存敬畏也是有大大的爵数的:要是专业队员心存敬畏认真对待每一板,也许里约奥运就有他的份了,一不小心又弄回一个奖杯什么的;要是年轻队员对教练心存敬畏,专注于提腹凝神弯弓搭箭,说不好世界冠军就向你招手呢!而我们这些球痴提腹凝神弯弓搭箭做足了功夫,练对了动作,则起码身体不受伤害。所以说,“小偷精神”其实是个好东西。 唉,上了年龄就是唠叨,扯远了。我们这岁数,打球是找乐子,以球会友,交流心得。 李谷一曾经唱过一首阎肃作词的《故乡是北京》,听者无不动容。她是这这样娓娓唱道的:“走过了南北西东,也到过许多名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现在,我静静地想一想,最爱的还是我的乒球网和乒乓球,我们就靠它修身养性、求教会友、怡养天年了,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