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网

 
查看: 1375|回复: 5

[技术文章] 为什么要改变过去认为“逢斜变直”的使用率低于“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势

[复制链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20-3-20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要改变过去认为“逢斜变直”的
使用率低于“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势
超然象外

    众所周知,打直线时专业界有“反手位变直线保正手”和“正手位变直线保反手”之说,此乃前辈们打球的经验之谈。笔者发现这种经验其实源于“逢直变斜”这个原始的战术的反复使用,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笔者在2010年把前人的这种经验总结出规律,就是变直线者可利用对方“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式来预判对方的回球路线达到衔接的目的。但为什么打斜线时却没有“反手位变斜线保正手”和“正手位变斜线保反手”之说呢?显然“逢斜变直”与“逢直变斜”两者的规律有所不同。现在笔者就将“逢直变斜”与“逢斜变直”两个战术作个比较分析:

125020ialssloq1av0am1m.gif       
    笔者通过自己的打球和教学与训练实践经验以及对世界三大赛和大量高水平运动员视频观察发现“逢斜变直”的“思维定式”远不如“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式”来得强烈和可靠,这是因为对方有质量的斜线球打过来时,由于直线距离较短,自己变直线容易失误,因此其使用率较低,所以人们“同线回接”形成斜线相持的情况更多些。这样打斜线时“反手位变斜线保正手”和“正手位变斜线保反手”之说就不能成立。“逢斜变直”也就没有“逢直变斜”那样的衔接效果,一直以来几乎被专业界所弃用,也可以说是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难题。
      
    不过经笔者进一步的最新研究发现,只要施战术者抓住对方受到生理因素所限造成的“步法不到位”这种规律,同样能令对方“逢斜变直”为自己实现前后两板战术上的衔接。下面以2015年里斯本总决赛马龙对樊振东一分球比赛视频为依据,对此规律进行实证分析[1]。樊振东单步入台第二板接正手位短球突然拧斜线大角,令马龙在没准备的情况下第三板交叉扑右打回直线最常见或偏一点中路次之,回斜线大角的可能性较少(道理是步法不到位,所以马龙就不得已而为之“逢斜变直”了),这样樊振东第四板就必然等在反手位衔接,反手反拉斜线大角,令马龙第五板非常被动。此乃衔接技术也是“双边斜线”战术,作用是“压一边,打另一边”的“调右压左”。有了这个新的衔接技术理论就解决了“逢斜变直”使用率低的难题,甚至比“逢直变线”的使用率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随着衔接技术的不断挖掘、整理和丰富发展,我们在使用战术时,应改变过去认为“逢斜变直”的使用率低于“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好对方“步法不到位”的机会适当提高“逢斜变直”类变线形式的运用比例。

本文章来自互联网

评分

参与人数 1浮云 +2 收起 理由
younglu25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1 
发表于 2020-3-20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感谢楼主分享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7 
发表于 2020-3-20 1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感谢楼主分享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20-3-20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张本和伊藤就善于“逢斜变直”。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7 
发表于 2020-3-20 16: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38 
发表于 2020-3-20 2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有些晦涩难懂了
本楼回复(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